初步建议
策略性运输基建
交椅洲人工岛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让我们规划一组策略性运输基建(即港岛西至大屿山东北连接路及港岛西至洪水桥铁路),以便开辟关键路线,打通香港策略交通网络。初步建议的策略性运输基建不但可满足交椅洲人工岛的交通需求,亦会大大加强香港交通运输网络的连通性。初步建议的走线接驳现有或规划中的主要干道和铁路,往西连通香港国际机场、珠海和澳门,往北连通北部都会区、前海和深圳,往东连通九龙西,而往南则连通港岛西和中环。整个交通运输网络将四通八达。
港岛西至大屿山东北连接路
- 港岛西至大屿山东北连接路(下称「连接路」)分为南北两段,全长约 13 公里。连接路将会是第一条无需经九龙来往香港岛和新界西北的主要干道,为香港交通运输网络开辟关键路线。
- 连接路的南段的初步设计会以海底隧道的形式建造,连接交椅洲人工岛及于港岛西接驳四号干线成为第四条连接港岛的过海隧道。参考海外经验,为了避免连接路及其支路占用 A 岛核心商业区的土地,连接路于交椅洲人工岛的登陆点设置于 C 岛。为确保核心商业区的通达性,我们建议提供一条支路由连接路接驳至 A 岛的核心商业区。
- 连接路的北段的初步设计会以高架桥 /隧道连接交椅洲人工岛至正在规划中的十一号干线及青衣至大屿山连接路。另外,近竹篙湾的位置亦会兴建一条道路连接北大屿山公路,以应对于同一交汇处直接连接规划中的十一号干线、青衣至大屿山连接路和北大屿山公路的空间限制和技术困难。
- 我们建议于填海工程开展期间同步启动兴建港岛西至大屿山东北连接路,争取在 2033 年完成,以支援造地工程及配合交椅洲人工岛首批居民在同年入伙的目标。
港岛西至洪水桥铁路
- 随着 2021 年《施政报告》内提出北部都会区的发展,政府正积极规划港深西部铁路连接洪水桥和前海,便利港深往来,促进香港与大湾区的融合发展、互联互通。
- 借着此机遇,我们建议将策略性铁路向北延伸至洪水桥并接驳规划中的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以加强交椅洲人工岛与北部都会区及至港深西部铁路的连系,从而更有效地提升交椅洲人工岛的策略性地位及香港铁路网络的连通性。
- 港岛西至洪水桥铁路全长约30公里,在人工岛A岛及C岛均各设有一个车站。铁路途经港岛西、人工岛、欣澳、屯门东,并伸延至北部都会区的洪水桥,接驳至规划中的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
- 为提升香港铁路网络的连通性,我们初步建议于铁路沿线增设多个转乘站,届时乘客可于香港大学站转乘港岛线、欣澳站转乘东涌线、以及于洪水桥站转乘屯马线,方便市民出行。我们同时亦会探讨于坚尼地城增设车站转乘港岛线的可行性,以加强铁路网络的抗御能力。
- 另外,我们建议于欣澳填海造地设置铁路车厂,方便日常营运及调配,以及在紧急情况下作灵活调度。
交椅洲人工岛环保集体运输系统
- 为配合交椅洲人工岛的规划发展和交通需求,我们初步建议以环保集体运输系统连接三个人工岛,于人工岛C岛预留位置设置车厂,并于岛上合适地点转乘港岛西至洪水桥铁路。
- 此外,人工岛内各生活社区将设有新一代运输交汇枢纽,并以此为中心,方便乘客转乘各种模式的交通工具,以连接各生活社区,从而让公共交通服务能有效地覆盖交椅洲人工岛的人口。
- 我们会配合下阶段的规划工作,检视和制定环保集体运输系统的模式、走线和车厂位置。